中青在线讯(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)8月11日,34名来自全国各地获得全国、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“技能大拿”齐聚南京,在为期一周的全国职业院校大学生暑假创新夏令营中,开展“海陆空”项目训练。据介绍,该活动由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与Google(谷歌)共同主办。
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陈永介绍,所有学生分成4组参加“海陆空”项目训练。作为海洋特色的院校,该项目的特色就是具备“海洋元素”。
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里出了故障,船员们无法维修,需要派无人机飞过去,将发生故障的部位的影像资料传到陆地,然后由陆地上的技术人员远程指挥如何检修。这是每组都接受到的“场景作业”,他们的任务是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,包括视频采集、无线传输、通信信息安全等专业。“在这个过程中,无人机可能会被劫持,所以必须要设计安全的无线传输方式。”
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庄员说,与平时的课堂教学不同,这种夏令营模式对他来说,挑战性很大,且很有意义。团队里每个成员的专业特长不一样,短短几天,他们组建团队,以最快的方式融合,找到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。“也可以从其他技术大拿那里,学到很多东西。”
对陈永来说,这个课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。这些年来,谷歌每年委托全国高职院校开发20门课程,均为当前企业所需的技术热点。企业“植入”课程的方式,也渐成风气。陈永也获得一家全球知名IT公司资助的项目,开发“移动APP应用”等课程。
作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,他说,过去高职院校一窝蜂开设“物联网”“互联网+”等热门专业,但课程却还是传统那一套,原因就是开发新课程的投入高、回报低,老师大多根据已有教材、经验来编课程,也不愿意花更多精力去研究。而企业不同,不仅要求课程对市场需求的高满足度,还会将开发的课程放上公开平台,由社会进行评价。
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林说,此次夏令营有全新的教学计划和项目设计,谷歌的高级技术人员亲自参与讲授,带学生掌握“云计算”等前沿软件开发技术,由学生组队进行项目开发与展示。“企业与高校携手,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,引到高职教学中来,培养并锁定企业未来的技能人才,这将是高职培养‘大国工匠’的新常态。”
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晓琴教授介绍,云计算等新兴领域,企业同样需要高级技能人才。高职跟本科错位竞争,除了侧重技术技能,强调“岗位教育”之外,必须不断引纳企业最新的技术,培养向高端发展、有技术造诣的“大国工匠”。(教育科学部编辑)
链接:http://news.cyol.com/content/2016-08/12/content_13586963.htm